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行当—旦

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女脚色之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武旦、老旦等类型。

正旦

又称青衣。主要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年或青年女性,且多为正剧或悲剧人物。青衣的造型基调要求娴静庄重,多用韵白,唱、念、做诸功兼重而在唱功上作重点发挥,唱腔不尚花巧,以质朴淳厚、情真意切取胜。因常穿青素褶子,故称青衣或青衫。亦有称为“衫子”者。扮演角色如《武家坡》的王宝钏、《桑园会》的罗敷、《别宫祭江》的孙尚香、《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汾河湾》的柳迎春、《玉堂春》的苏三、《二进宫》的李艳妃、《宇宙锋》的赵艳容等。

fe46ea7ac13d48f4a3877acbf3d418b7.png


花旦

与正旦相对照,扮演性格活泼明快或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并常带喜剧色彩。其造型基调要求妩媚妍丽、娇憨活泼,多念京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秀丽灵巧。从表演风格上,又可以再分为:①闺门旦,以扮演活泼、伶俐的青春少女为主,如《拾玉镯》的孙玉姣、《游龙戏凤》的李凤姐、《铁弓缘》的陈秀英、《小放牛》的村姑。②泼辣旦,一般是扮演性格泼辣、爽朗的妇女,正面人物如《巴骆和》的马金定(九奶奶)、《五彩舆》的冯莲芳,反面人物如《乌龙院》的阎惜姣、《翠屏山》的潘巧云、《挑帘裁衣》的潘金莲、《战宛城》的邹氏等。这类人物要表现一种荡冶之气,往往兼有刺杀表演,要有跌扑功夫,故又称刺杀旦。③玩笑旦,多扮演口齿灵巧、好说好笑的人物,常有插科打诨的表演,如《打灶王》的李三春、《荷珠配》的荷珠、《一匹布》的沈赛花、《打杠子》的桂宝、《打刀》的吴妻等。旧制花旦多须踩跷,现已废除。

56cf650e03ef4902b7cc4fc311e04da5.png

花衫

旧时青衣与花旦界限划得相当严格,少有兼演者。至清末,这一成规开始打破,即唱青衣也兼重做工,演花旦也较重唱工,还吸收了刀马旦的表演技术,形成旦行表演一种新的类型,称花衫。王瑶卿是自觉探索者,惜他正当壮年就“塌中”了。梅兰芳说:“我是向他请教过而按着他的路子来完成他的未竟之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第28页)特别是梅创造的歌舞并重的新式古装戏,更使花衫风行起来。代表性的角色如《天女散花》的天女、《廉锦枫》的廉锦枫、《霸王别姬》的虞姬、《太真外传》的杨玉环、《西施》的西施等。影响所及,后来的京剧旦行演员,几乎都崇尚这种“兼合众长的表演方法”(《梅兰芳文集》第37页)。

9b37ee63a8df44b684eb45952a230aaf.png


刀马旦

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大多扎靠,骑马作战,持长兵器。陈墨香《说旦》谓:“刀马旦昆腔中无此门,自乱弹班成立之后,独树一帜”,“从先刀马旦穿厚底鞋,后来穿靴,由王瑶卿为始”。刀马旦除武功外,亦重唱念,其表演“要在英勇中表现婀娜的姿态”(《梅兰芳文集》第36页)。常扮的人物有《扈家庄》的扈三娘、《穆柯寨》的穆桂英、《棋盘山》的窦仙童、《抗金兵》梁红玉、《珍珠烈火旗》的双阳公主、《虹霓关》的东方氏、《赶三关》代战公主等。

7f67b21867f642d294b8986cbddd8454.png

武旦

亦扮演有武艺的女性。较少扎靠,多为短打扮,且不注重唱念,专以跌扑翻打、身手矫健取胜。踩跷与打出手为其主要特点。过去还有上栏杆表演(纣棍功),“非跷不好看”(陈墨香《说旦》),现已废除。常扮的人物有《十字坡》的孙二娘、《打焦赞》的杨排风、《三岔口》的刘妻、《打瓜园》的陶三春等。打出手多用在扮演妖精或仙子,如《百草山》的王大娘、《无底洞》的玉鼠精、《八仙过海》的金鱼仙子、《虹桥赠珠》的凌波仙子、《摇钱树》的张四姐等。

老旦

扮演老年妇女,不论身份、性格均念韵白,多重唱功,用本嗓,近乎老生而具有婉转迂回的韵味,如《钓金龟》的康氏、《望儿楼》的窦太真、《甘露寺》的吴国太、《徐母骂曹》的徐母、《岳母刺字》的岳母、《罢宴》的刘婆、《四郎探母》与《杨门女将》的余太君、《赤桑镇》的吴妙贞、《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重做功的有《清风亭》的贺氏、《牧羊卷》的朱母、《断臂说书》的乳娘、《三进士》的孙淑琳、《得意缘》的狄母等。20世纪80年代的移植剧目《对花枪》中,老旦有扎靠开打的表演,丰富了表现手段。  (黄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