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词两夹弦别名柳子腔、小四股弦、蛤蟆嗡,在鲁西南“花鼓丁香”基础上发展形成,是流行于黄河以北的四股弦和两夹弦的支流,1938年流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称为“柳子腔”。原流行于河北省南部大名、馆陶、肥乡、广平和山东省聊城、菏泽地区的部分乡镇,以及邯郸市河南省的安阳、清丰、南乐等地,现只流布于河北省曲周县。
北词两夹弦的主要声腔构成为弦索腔系。板腔体与联曲体组成,板腔体为主。主体板式有慢板、流水(亦称二板)、三板,曲牌有[窜板头][娃娃][哭迷子][序子][砍石芽][南词慢板][南词二板]等。伴奏曲牌分唢呐牌子和弦子牌,唢呐牌子有[慢板笛][二傍台][四大锣][索罗皮][尾声]等;弦子牌子有[大救驾][工字开门][五字开门][四字开门][扬州开门]等。
北词两夹弦传统剧目主要有《田二红开店》《吕蒙正赶斋》《金钱记》《刘文素赶考》《闹书房》《秦雪梅吊孝》等。
北词两夹弦现系“京津冀”地区之河北省特有剧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