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东路二人台别名东口调、蹦蹦儿,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张家口张北、康保、尚义地区,现流行于河北张家口地区。

东北二人台的唱腔音乐主要由唱腔和伴奏曲牌两部分组成。唱腔主要是由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有的民歌已具板式唱腔的雏形,由亮板、慢板、流水板、捏子板构成了散慢中快的板式体系。伴奏音乐以齐奏的牌子曲为主,有[柳青娘][柳摇金][虞美人][黄莺亮翅][观音寺]等。

东路二人台代表人物:

雎步忠,男,1948年出生,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主要有《刘干妈改嫁》《蓝桃说媒》《走西口》《压糕面》《借钱》《打金钱》《打樱桃》《挂红灯》等。

东路二人台现系“京津冀”地区之河北省特有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