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别名海兴南锣剧,明末清初形成于河北省海兴县,是由明清俗曲[打枣竿]演变而来的。清初,沧州海兴一带盛行俗曲[打枣竿],不仅民间吹歌班子演奏此调,许多农民子弟也会用此调演唱秧歌戏。1946年,用[打枣竿]曲调演唱的秧歌戏被搬上乡村舞台独立演出,称为南锣戏,现只在海兴县演出。
该剧种声腔属秧歌腔系,唱腔主要是[打枣竿]等曲牌,五声音节构成的大调式,伴奏以唢呐为主,还有管子、龙头胡、笙等,演奏颇具沧州吹歌风味。演员唱念均用本地方言,其演唱特点是擅用上、下滑音和“花舌”音。板式有二六腔、四平调、紧垛腔等。
南锣代表人物:
郭玉芳,女,1964年出生。
南锣传统剧目主要有《顶灯》《豆腐王》《扬埕湖畔》《招亲》等。
南锣现系“京津冀”地区之河北省特有剧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