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南锣别名海兴南锣剧,明末清初形成于河北省海兴县,是由明清俗曲[打枣竿]演变而来的。清初,沧州海兴一带盛行俗曲[打枣竿],不仅民间吹歌班子演奏此调,许多农民子弟也会用此调演唱秧歌戏。1946年,用[打枣竿]曲调演唱的秧歌戏被搬上乡村舞台独立演出,称为南锣戏,现只在海兴县演出。

该剧种声腔属秧歌腔系,唱腔主要是[打枣竿]等曲牌,五声音节构成的大调式,伴奏以唢呐为主,还有管子、龙头胡、笙等,演奏颇具沧州吹歌风味。演员唱念均用本地方言,其演唱特点是擅用上、下滑音和“花舌”音。板式有二六腔、四平调、紧垛腔等。

南锣代表人物:

郭玉芳,女,1964年出生。

南锣传统剧目主要有《顶灯》《豆腐王》《扬埕湖畔》《招亲》等。

南锣现系“京津冀”地区之河北省特有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