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贤寓调是碰板调的变体,起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形成于保定市定兴县贤寓村,现流布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易县、涞水县等地。

贤寓调主要声腔受落子戏影响,仿老碰板调形式创腔,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哭板、散板、锁板等。

贤寓调代表人物:

郭子君,男,1934年出生,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贤寓调传统剧目主要有《秦香莲》《杨八姐游春》《李三娘打水》《杨三姐告状》《朱痕记》《乾坤福寿镜》《乾坤带》《花为媒》《哑女告状》《卷席筒》《穆桂英挂帅》《屠夫状元》《状元与乞丐》等。

贤寓调现系“京津冀”地区之河北省特有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