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一、标识

色:基色选用古典而又庄重“郎窑红”和“杏黄”,既昭示红墙黄瓦下的正统文化渊源、体现博物馆在戏曲领域的权威性,又彰显旭日东升时的磅礴活力。整体配色让人感受到千百年华夏文明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寄托和戏曲人“薪火相传”的不灭精神,对戏曲教育事业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形:以“一桌二椅”为核心图形,指代戏曲艺术的虚拟性与程式性,蕴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古典哲学思想;以舞台帷幔及学院校门剪影外形结合为辅,传递出“飞檐迥架空”的意境。正负形的条纹组合暗含“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之数,正如戏曲艺术在岁月中历久弥新,应和着时代之音演绎一场场动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描绘出色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aboutUs.png

意:1)传承与创新: 以数字博物馆“科技、智慧”的创新手段珍藏与展示“动听、动人”的中华文化瑰宝;

2)虚拟与真实:正负形、颜色过渡、透明渐变,无一不在表达戏曲教育数字博物馆是数字与实体、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完美结合;

3)艺术、文化与教育融合:舞台是戏曲最直接的艺术场所,学校是戏曲最重要的文教机构,融合了舞台与学校的戏曲教育数字博物馆则是践行“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指示的全新探索与实践。

二、定位

中国戏曲教育数字博物馆是由中国戏曲学院发起主办、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建的公益性专业网站和纯数字态实时在线博物馆。凭借学院强大的专业背景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结合一流的专业戏曲教师团队、艺术团体和技术团队,利用Web、AR/VR、3D图形引擎、知识图谱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收录各类戏曲作品、名师大家、戏曲教育及戏曲表演艺术相关资料,并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等形式组成融媒体网络,是兼具文化性、专业性、开放性、传播性和娱乐性的综合平台。

三、宗旨

通过构建全球最权威的戏曲网络互动平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文化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对戏曲艺术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助力戏曲艺术教育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博物馆征藏体系、提高展陈质量、扩大传播范围、凝聚各方资源,更充分展现戏曲的内在价值和魅力,让更多的人爱上戏曲。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