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四股弦别名四根弦、二夹弦、五腔调、武强调、五调腔、冀南四股弦、南柳子腔、一勾勾。

清末流入河北省馆陶县。现流布于河北省的衡水市、沧州市、邯郸市及周边的魏县、馆陶县、肥乡县、大名县、涉县等,以及山东省西部、山西省东部。

四股弦的唱腔结构以板腔体为主,辅以少量曲牌。主体板式有慢板(慢二板)、二板(流水板)、快板(三板)等。慢板和二板的结束句称作锁板,旦角二板的结束还可以用送板。快板有“紧打慢唱”和“紧打散唱”。辅助板式有幺二三、哭迷子(哭板、滚堂迷子)、导板、起腔、搭调等。曲牌主要有[娃娃][山坡羊]两种。另有不常用的[花鼓腔][黄莺儿][抱(傍)妆台][西江月]等小调牌子。花鼓腔仅在《活捉三郎》一剧中用,另三支牌子唱法已失传。偶尔用到,则采用“干念”的形式。四股弦器乐曲牌绝大部分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其中最多的是来自河北梆子和乱弹,另有一部分源于民间吹打。

四股弦代表人物:

李玉江,男,1953年出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解会谦,男,1962年出生,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四股弦传统剧目主要有《清风亭》《铡赵王》《状元跪楼》《小姑贤》《清官断》《魏征与李世民》《杨二舍化缘》《杨金花夺印》《两狼山》《卖华山》《贺后骂殿》等。

四股弦现系“京津冀”地区之河北省特有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