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阎宝泉

演奏艺术家 — 鼓

阎宝泉(1929——1993)

河北人,京剧鼓师。出身梨园世家。

19820915 音乐系首届大专班课堂 著录孔祥昌

幼年随祖父阎福成学戏,11岁拜蔡景春为师习鼓板。13岁登台,先后在大同、太原、天津、北平等地搭班演出,潜心研究鼓板技艺,谙熟京剧各派艺术风格,技法娴熟,其演奏文戏细致舒展,层次有序,武戏强而不燥,洒脱明快,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曾与马德成、萧长华、姜妙香、贯大元、雷喜福、高盛麟、袁国林、谢锐青、刘秀荣、张春孝等合作。20世纪60年代初拜白登云为师。

阎宝泉

1948年底,参加四维儿童戏剧学校。1950年到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工作,曾在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担任鼓师,1962年调回音乐科任教。离休后仍在学校授课,并担任北京市戏曲学校艺术顾问。教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弟子遍及海内外。

20世纪50年代参与《白蛇传》的音乐创作及演出。参加编写《京剧常用唢呐曲牌》教材,1983年出版由他担任司鼓指挥的《京剧唢呐曲牌一百首》和《京剧锣鼓干牌子46首》录音带。主张“打戏、打情、打意”,强调鼓师不仅要精于鼓板技巧,更要精晓大锣、铙钹、小锣的演奏,便于指挥全局,并将鼓板领奏手势归纳为16字口诀:“摔、打、砸、扬,飘、摆、浮、搁,支、指、点、咧,领、扳、催、搂”。

学生有关雅浓、刘越、史镇鑫、刘茂发、吴孝邦、李养元、张景霖、倪仪斌、马勇、苏广忠、李金平、王建平、马勤、王庆荣、杨长勇、卞会斌、苏庆、白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