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于善民

演奏艺术家 — 琴

于善民(1921——1977)

山东海阳人,京剧琴师。

二胡课 (音56班)左起程珍仙,陈文珍(摄于1958年秋,里仁街老校址山字型大楼一楼西侧 音乐科教室)

三岁双目失明,自幼学习多种民间乐器,以操京胡为其特长。虽然双目失明,但为人聪颖,记忆力超凡,闻步声便知其名,听新曲染耳即通。1948年在党的影响下,离开生活富裕的家庭,参加胶东文协胜利剧团,与马少波、江新蓉等知名戏剧工作者活动在胶东解放区。

1949年随军入京,在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调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工作,自1952年音乐科创办开始,担任音乐科主任,直至1966年。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先后培养了音52、音54、音56、音59、音60、音61、音63、音65八个班的大批京剧音乐伴奏人才。多年来他热爱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为事业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对发展戏曲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生有张新民、任枫、张概、陈兆堃、张舜华、万瑞兴、程珍仙、陈文珍、张素英、杨柳青、林宗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