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田汉

戏曲教育家

田汉(1898-1968)

湖南长沙人。文学家、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文艺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

田汉

1916年于湖南长沙师范学校毕业后赴日留学。1922年回国后曾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创办“南国社”,又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组织上海伶界联合会,倡导“新国剧运动”,成为戏曲改革的开拓者之一。在武汉、长沙组织十几个抗敌演剧队宣传抗战;主编《抗战日报》《新长沙报》《抗战戏剧》等,是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主要组织者之一。1941年后,在桂林等地从事抗战戏剧活动。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组织中国戏剧家联谊会,主编《新闻报·艺月》副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戏曲改革委员会主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田汉一生创作、改编、翻译各类戏剧作品约120余部,其中京剧《新儿女英雄传》《岳飞》《新雁门关》《夫人城》《江汉渔歌》等,推动了戏曲的改革,在战争年代影响广泛;1949年后,他创作的《白蛇传》《金鳞记》(与夫人安娥合作)《西厢记》《谢瑶环》等戏,成为众多剧种常演的经典剧目。

田汉是一位卓越的戏曲教育家。抗战期间他一直参加四维儿童戏剧学校的创建与办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成立,田汉兼任首任校长,成为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1955年 天桥剧场 田汉校长在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196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文成公主》时田汉在排演场上修改剧本

毛主席接见梅兰芳、郭沫若、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