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郭仲福

武功教师

郭仲福(1908-1980)

原名郭小官,曾用名郭文清。

照片

1918年入北京福清社科班,修业6年,工武戏。1924年出科后在天津第一台、明星大戏院等地搭班演戏。曾先后受聘天津稽古社、鸿春社、北京鸣春社任武功教师。1948年到北平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三分校任教。1950年,同北平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三分校全体师生转归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从事武功教学。

1959年始,先后为全国兄弟院校举办两届武功教师进修班,为各地戏校培养武功教师。

他在多年执教中对筋斗的翻法、开法、抄法研习深透,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拿顶、虎跳、跑趋步,他都在红色地板上用白漆画上按手、落脚标志线,保证动作准确规范、不歪不斜。他按照初、中、高3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摸索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掌握的原则,做到:眼勤,勤观察每个学生动作优劣和精神面貌;嘴勤,勤讲解要领;手勤,勤动手抄保学生,准确细致。积极参加教学改革,面临教学内容繁多、课时不敷应用之际,主动压缩课时,加大运动量和耐力,提高课堂训练周转率。中国戏曲学院编著的《戏曲表演毯子功教材》包含了他的教学思想,电影《含苞待放》和《中国戏曲艺术表演教材·京剧篇》影片中,留下了他示范各种筋斗抄法的技艺和严格执教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