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尚和玉

表演艺术家 — 生

尚和玉(1873-1959)

名壁,河北省宝坻县人,工武生,尚派艺术创始人。

《战滁州》中尚和玉饰脱脱

9岁入玉田县石门镇的九和春科班习艺。初学梆子武生兼小生,后改京剧武生。19岁满师后,在各地演出,深受欢迎,后到北京献艺。不久,拜俞菊笙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得意门生。在此基础上,尚和玉又根据自身条件,潜心钻研、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自成一派(尚派)。其表演特点,彪悍威武、动作大方、工架稳重、武功扎实,以稳准狠见长,与武生泰斗杨小楼齐名。1923年,又相继搭入程砚秋、梅兰芳、荀慧生、朱琴心、马连良、高庆奎等各班。20世纪30年代起,自己挑梁出演于天津、北平、上海等地,贴演俞派诸剧,甚为行内外所推崇,称誉一时。

尚和玉在《四平山》中饰李元霸

尚和玉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戏曲艺术教育家,一生热爱传道授艺,培育后学。1937年,应约入天津天华景“稽古社”科班任教,对学生循循善诱,严于要求,深受崇敬。

尚和玉教学照片

他在表演上,长靠优于短打,勾脸优于素脸,武功根底扎实,表演讲究气度、不尚浮华,代表剧目有《晋阳宫》《四平山》《惜猩猩》《铁笼山》《艳阳楼》《挑华车》《长坂坡》《英雄义》《赚历城》《战滁州》等。对新排剧目其亦乐于接受,不墨守成规,曾演出新戏《三侠五义》《窃兵符》等。

1950 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学生有韩长宝、张德发、张德华、娄廷玉、傅德威、孙盛云、路凌云、侯永奎、柏之毅、钱浩梁、袁国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