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赵荣欣

表演艺术家 — 净

赵荣欣(1928-1993)

原名赵荣鑫,生于北京,工花脸。

赵荣欣

9岁入荣春社学戏,师从宋富亭、孙盛文、霍仲三等,能戏百余出,铜锤、架子、二花脸兼工。初登舞台时,以《打龙袍》《铡美案》《探阴山》等包公戏博得好评,有“小包黑儿”之称。17岁出科,留社边演出边教戏,后任教于北平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一分校、三分校。1949年参加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筹建工作。在中国戏曲学院从教40多年,历任京剧科主任、教务处处长、表演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与了第一部戏曲表演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剧目有《遇皇后》《打龙袍》《铡美案》《探阴山》《双包案》《双李逵》《大·探·二》《锁五龙》《忠孝全》《黄金台》《法门寺》《连环套》《取洛阳》《闹江州》《李七长亭》《牧虎关》《火判》《三大祝家庄》《除三害》《恶虎村》《御果园》《穆柯寨》等。

学生有袁国林、吴钰璋、马名群、马名骏、李长春、孙元意、刘文光、宋志忠、王豪、朱纯来、王书元、李欣、李广仁、张关正、刘金泉、裘少戎、赵全胜、刘琢瑜、殷秋瑞、孟广禄、宋昌林、郭亚明、周锐、陶军、赵永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