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目  /   戏本  /   戏影  /  
师者  /   师承  /   师作  /  
机构  /   院团  /   器物  /  
流布  /   戏史  /   艺法  /  
京剧  /   昆曲  /   北京曲剧  /   评剧  /   河北梆子  /   越剧  /   豫剧  /   诗赋弦  /   丝弦  /   东路二人台  /   老调  /   西调秧歌  /   四股弦  /   哈哈腔  /   武安落子  /   河北乱弹  /   定州秧歌  /   平调  /   蔚县秧歌  /   西调  /   大平调  /   高腔  /   怀调  /   隆尧秧歌  /   南锣  /   河北赛戏  /   唐剧  /   贤寓调  /   罗罗腔  /   北词两夹弦  /   怀安软秧歌  /   武安傩戏  /   弦子腔  /   沙东落子  /   上党落子  /   晋剧(山西梆子)  /   曲剧  /   坠子戏(坠剧)  /  

中国戏曲学院© 1950-2021 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京ICP备 07011757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95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3353774

李紫贵

表演艺术家 — 生

李紫贵(1915-1999)

生于上海,梨园世家,著名戏曲导演。

19810317 导演系 李紫贵课堂

中国戏曲第一代导演。8岁登台,14岁开始搭班演出,16岁担任主演,其表演深受周信芳、盖叫天表演艺术影响,17岁第一次导演《绝龙岭》。

19970430 王强华李紫贵给周龙说戏

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重庆等地演出宣传抗战,与田汉、欧阳予倩等进行戏曲改革,导演并参演过《江汉渔歌》《金钵记》《武则天》《梁红玉》《武松与潘金莲》《徽钦二帝》等,在北平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任导演。

李紫贵

1949年参加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筹建工作,历任教导室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兼导演系主任等职。长期从事戏曲导演、导演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

李紫贵少年时演《打渔杀家》饰萧恩(左)李桐森饰大教师

在导演艺术实践中,注重继承传统,借鉴、吸收电影、话剧等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导演风格。导演的剧目有《三打祝家庄》《白蛇传》《新白兔记》《破洪州》《西厢记》《逼上梁山》《红灯照》《八一风暴》《红旗谱》《牛郎织女》《长生殿》《武则天》等。由他导演的《白蛇传》在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上获得了演出二等奖。《破洪州》被拍成戏曲电影。著有《李紫贵戏曲表导演艺术论集》和回忆录《忆江南》。

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长。

学生有赵雅枫、马科、逯兴才、金桐、赵景勃、沈斌、张树勇、吕锁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