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
表演艺术家 — 旦
张君秋(1920-1997)
祖籍江苏丹徒,生于北京,工青衣,四小名旦之一,京剧旦角张派艺术的创始人。母张秀琴为河北梆子演员。
《四郎探母》饰铁镜公主(左) 谭富英饰杨延辉
幼年家贫,常随母至呼和浩特、张家口等地客串演出。1933年经李多奎介绍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并先后师承王瑶卿、阎岚秋、尚小云、梅兰芳、冯子和等。1936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与雷喜福、孟小冬、马连良等同台演出。1942年组谦和社(后改组为秋社),担任主演。
《回荆州》饰孙尚香
《大登殿》饰王宝钏
《望江亭》饰谭记儿
《珍妃》饰珍妃
《红拂传》饰张凌华
1952年,在北京组建北京市京剧三团,任团长。1957年,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组成北京京剧团,任副团长。整理演出《玉堂春》《怜香伴》《彩楼记》《春秋配》《祭江》《祭塔》《银屏公主》《大保国》《二进宫》等传统剧目,创作演出《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秦香莲》《赵氏孤儿》《秋瑾》等新编剧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张派艺术。他主演的《打渔杀家》《梅龙镇》《望江亭》《秦香莲》等先后被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参与《海棠峪》《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红灯照》等多部新创剧目的唱腔设计。著有论文集《张君秋戏剧散论》。
1979年调入中国戏曲学院任副院长,为开创高等戏曲教育、培养新一代戏曲人才做出卓越贡献。学生有薛亚萍、杨淑蕊、蔡英莲、王婉华、张学敏(天津)、王蓉蓉、董翠娜、张萍、赵秀君等。
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应天津市邀请,参加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百日集训工作;1990年底,应邀赴美国讲学,被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并获终身艺术成就奖;1994年,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总顾问,在近3年的时间里,完成中国京剧各个流派剧目音配像120部。
子张学津、张学海、张学济、张学浩、张学治,女张学敏、张学玲均为著名京剧演员。
